鏈輪鏈條,傳動鏈條在我國早在公元二世紀就已出現了。當時東漢畢嵐創造的翻車就已經成功地運用了鏈輪傳動原理。這種方形板葉鏈式水車可算是原始的鏈式傳動裝置。到了公元十世紀的北宋時代,張思訓受到當時遍及鄉村龍骨水車上齒輪鏈原理的啟發,將這一重要發明用于他制造的天文鐘上。
傳動鏈條的修理
農業機械的傳動鏈條有三種結構。套筒滾子鏈、鉤形鏈和綜合鏈。它們大多數都是在外面裸露并遭受灰塵侵襲的情況下工作,所以它和它們的配合副一鏈輪磨損都比較嚴重。鏈條發生磨損將使節距變大,如果磨損后的鏈節節距增大到鏈節與鏈輪齒頂接觸時,就會發生咬鏈、卡死或脫落現象,鏈條不能繼續正常工作,這時鏈條必須修理或更換。檢查鏈條磨損后的伸長情況可以在自制的工作臺上進行。檢查時必須作一專用活動卡尺,將被測量的鏈條放在水平位置,并加以一定的負荷。
傳動鏈條的潤滑
鏈條(無聲鏈、滾子鏈或單環鏈)不論用在何處,都要潤滑。傳動鏈條要求潤滑油有較好的油性和滲透能力,能牢固地吸附在鏈條內外表面,能滲入鏈環各個摩擦環節,不致被鏈條的離心力作用而甩掉,或被擠壓出摩擦面。一般低速鏈條,可采用30號機械油。重型設備用的低速鏈條也可用開式齒輪油或潤滑脂。